(資料圖)
立交橋的橋墩粉刷涂鴉,橋下籃球場、乒乓球臺、健身設施、健步道、棋牌桌椅、景觀綠化一應俱全...記者從沈陽市城管執法局了解到,今年沈陽市已完成建設鐵西區公和橋、皇姑區白山路立交橋、大東區沈海立交橋、渾南區金陽高架橋4處橋下空間。這也是東北地區首次系統性、綜合性的嘗試通過對橋下閑散土地的高標準利用和改造,重塑功能、煥發生機,提高土地和空間利用效率,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精細化管理水平,打造橋下空間合理利用典范。
這4處橋下改造空間均位于沈陽城市人口密集區域,且周邊缺少活動空間。設計中貫徹“拆、清、整、增”的城市精細化要求,問計于民,問需于民,增加活動空間、增加服務設施、增加色彩,融入文化,力求實現從“灰空間”到“打卡地”的蛻變,打造有活力、有品位、有顏值、有溫度的城市亮點與熱點空間。
監制|田忠卿 孫松濤 劉華棟
統籌|蔡一飛
記者|季熠非 蔡一飛
關鍵詞: